费用增加 负债增加

费用和负债同时增加怎么理解: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实质上是企业在一定时期之后必须偿还的经济债务,其偿还期或具体金额在它们发生或成立之时就已由合同、法规所规定与制约,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

负债增加可能是企业债务增加,或者在借钱开发新产品,不一定是坏事。

费用(expense),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一定会计期间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减少,是损益表要素之一。

企业发生费用的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出企业、资产损耗或负债增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

但有例外,例如企业所有者抽回投资或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虽然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并使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属于企业发生费用的经济业务。

一、增加和资产的减少或者是增加费用的同时增加负债

比如:用现金支付电话费.增加了管理费用.货币资金减少了,就是资产减少了再比如:银行有贷款,大银行的贷款利息都是按季收取.但是按会计"权责发生制"原则,每月应将相应的利息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这应付利息就是负债的增加.也就是说;

增加费用的同时会增加负债.

二、举两个例子收入增加负债减少费用增加负债增加

比如以存货偿债,不考虑税费:借:应付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期末主营业务收入结转入本年利润,进而留存收益,使得其所有者权益增加。

三、为什么政府债务不断攀升

政府债务攀升问题并不是近几年才存在,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降杠杆、减负债任务。

然而政府部门的债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持续增加。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为16.5万亿,到2023年一季度达到了36.8万亿,翻了一倍还要多。

这基本上是显性的、已经确定了的债务规模,实际上还有很多隐性的、难以统计的债务,真实的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少没有人清楚。

中央政府债务规模低于地方政府,但是同样增长快速。

2017年我国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3.5万亿,到2022年末达到25.9万亿,预计未来还会持续增加。

资料来源:WIND、学之智经济

从杠杆率来看,也没有下降,同样在逐渐上升。

政府杠杆率=政府债务/GDP,杠杆率上升,意味着债务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十年前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大约为32%(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为14%、18%),目前已经达到51.5%(其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为21.4%、30.1%)。

可见,我国政府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杠杆率都在增加,地方债务压力显著高于中央。

如果考虑到部分隐性债务没有计入分子端,GDP存在一定水分扩大了分母端,那么真实的杠杆率可能要高于51.5%。

资料来源:WIND、学之智经济

为什么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难道就控制不住吗?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政府部门债务扩张现象就会越明显。

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情况来看,政府债务扩张都具有必要性,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然,政府债务扩张存在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无序乱扩张,而是要理清债务扩张的缘由所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循序渐进地扩张。

因此,导致政府债务增长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合理增长,一类是不合理增长。

从抓住主要矛盾的角度出发,分别对这两类观点总结出两个关键因素。

合理原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产品界限将逐渐漂移,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导致政府债务增长成为必然。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常不具备商业化盈利能力,不可能按照市场规律让企业去提供。

例如,城市道路和路灯,总不能让行走在道路上的行人缴纳路费和照明费吧。

这样的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并且政府不能获得盈利,只能是成本支出。

公共产品为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提供了依据:政府着重于提供公共产品,能够获得盈利的商业产品就交给市场去提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产品的范围和边界将越来越大,也就是存在界限漂移现象。

以文化教育为例,早期的教育只有富贵人家才能享受,仅有少部分人能够享受系统化教育,是非公共品,不需要政府提供。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教育已经成为每个人可以享受的权利,义务教育变成了公共品,需要政府提供。

除了文化教育以外,医疗服务、公共住房、社会保障等等,都逐渐成为政府需要普遍提供的公共产品。

也就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产品的界限和范围越来越大。

随着公共产品范围的扩大,占整个经济的比重也会逐渐上升,就得不断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扩大公共产品目录。

那么,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逐步扩大相应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比如加大公共交通投入,提升医疗、社保标准,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等等。

由于这些公共产品具有非营利性特征,那么政府提供这些产品就必定扩大财政支出且不能获得收益,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扩大就成为必然。

合理原因之二:从部门经济的角度来看,政府部门必须出现财政赤字才能维持经济稳定,这意味着政府的债务规模扩大成为必然。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里(不考虑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等外部经济因素),参与经济的主体由三个部门组成: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

在经济活动中,资金在这三个部门之间流动,某个部门的资金流入,必定对应另外部门同等规模的资金流出。

例如:政府收税获得资金流入,企业或者居民上缴了税款则资金流出;

政府的财政支出,则会带来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相应的资金收入。

对于整个经济体而言,资金流出和流入规模是相等的,整体现金流保持收支平衡,也就是三个部门合计起来盈亏保持平衡。

对于每个部门而言,就不一定能够实现收支平衡,可能出现盈余或者赤字的情况。

只要某个部门出现盈余,那么另外的部门必定产生相应的赤字,这样才能实现整体收支平衡。

如果要维持经济社会稳定,从长期来看,赤字的部门只能是政府,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不能出现持续赤字。

道理很简单,当企业部门或者居民部门出现赤字导致现金流枯竭,就会流动性断裂而破产;

即便不破产也会积累巨额债务甚至资不抵债,必将出现经济危机。

要想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必须让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保持适度盈余状态,那么政府部门出现赤字就成为必然。

有人会担心,政府部门长期出现财政赤字、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扩大,就不担心政府破产吗?的确会有这样的风险,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非常重要。

不过,就三个部门而言,只有政府部门能够承担赤字和债务,企业和居民部门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从职责来看,政府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盈利,而是要维护社会安稳和经济发展,这是必须履行的责任。

从权力来看,政府部门具备承担赤字和债务的能力。

例如,政府有权发行主权货币作为强制流通的钞票,不但可以弥补财政赤字,而且不需要付利息,这是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不具备的权力。

实际上,主权货币以政府信用作为背书发行,是政府的债务凭证,这为财政赤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果政府部门保持财政盈余的同时经济社会能够平稳运转,只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才能实现,即在三部门经济基础上加入国外部门,形成四部门经济——国内部门(包含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国外部门。

四个部门整体现金流保持收支平衡,只有实现国外部门赤字,才能确保国内部门整体盈余。

当国外部门赤字、国内部门盈余,也就意味着存在贸易(含投资)顺差,能够积累外汇储备,这是本国政府部门能够实现财政盈余且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前提条件。

为了满足以上两条政府债务需要扩张的合理述求,可以合理循序渐进地适度提升政府债务上限。

不过,我国政府债务扩张速度显著高于经济增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已经有不少文章分析我国债务不合理增长的原因,也有人挖了很多微观数据去论述。

总体而言,最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

不合理原因之一:政府过度参与经济活动导致资源不合理配置和经济失衡,过度投资形成低效率资产以及产能过剩,投入产出比降低。

: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市场,如果财政支出规模过大,不但会导致政府债务规模扩大进而损害政府信用,而且还将对市场形成挤出效应,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产品低劣,最终结果可能是经济衰退。

我国曾经就存在一定程度类似的问题,十多年前就出现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不得不主动压债务、降杠杆、去产能,经历阵痛调整期。

现在,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部分领域已经有产能过剩的苗头。

国家制定战略性产业发展规划是非常正确的,瞄准了我国未来发展方向。

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不动脑子、不计成本盲目投资,快马加鞭闷头跑,同质化竞争很严重,很快就导致了产能过剩。

例如,各地招商引资促进光伏产能扩张太快,出现了不少低效率投资,并且引起一些环境污染;

各地争夺新能源汽车产能,整个产业链很快就产能过剩,预计未来几年不少新能源车企将被淘汰。

不合理原因之二:在政绩导向下,优先解决当前问题,把债务问题越拖越大,甚至存在一些见不得阳光的私利行为。

:为了尽快出业绩,最立竿见影的做法就是扩大政府性投资,地方政府热衷于新城区建设、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就是这个道理。

甚至很多地方不顾当地经济基础和财力局限,通过各种途径举债投资,不考虑未来还债问题,只关心当前经济增长业绩,盲目大搞基建项目。

不少投资成了形象工程或者烂尾工程,而且对社会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

并且,很多项目投资被当权者的七大姑八大姨承接,财政资金流向存疑。

这种现象需要杜绝,我国已经开始从制度层面着手,比如探索实施终身责任制,加大公职人员监督力度等。

最后,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能否认政府需要扩大财政支出、不断提升债务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提升,需要提升相匹配的公共产品供给,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这就要求政府逐渐扩大公共产品范围,否则将难以维持经济社会的稳定,难以应对市场失灵带来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

一方面,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和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持续调整更新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产品目录,比如扩大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范围。

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现代财政预算制度,建立全流程预算监督体系,推动制度的完善和政府能力的提升,确保每一分钱公开透明地花出去,做到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学之智原创作品,请关注学之智经济。)

大家再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copy-right@foxmail.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qingnuo.com/kuaiji/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