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现代工业企业成本管理浅析导语::企业谋求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加强财务管理,运用先进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一个关键。

一、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问题: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与手段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

传统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一是规模效益;二是增强与供应商及分销商的谈判能力,以期达到转移成本的目的。

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过分的成本转移将使企业失去好的合作伙伴。

2、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1)各项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还不健全;

(2)计量基础工作不到位,水、电、汽等“跑、冒、滴、漏”的现象还很严重;

(3)生产用料大手大脚;

(4)在原材料、物资采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质量及浪费问题;

(5)只重视生产过程成本管理,忽视供应、销售过程成本管理。

如物资采购中“暗箱”操作现象严重,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分工过细,人浮于事,员工成本意识淡薄,感受不到市场压力,导致企业管理的协调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低效率成本,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人力资源的严重费,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的损耗和失真。

4、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的,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状态,局限于企业内部。

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不能形成系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缺乏战略管理的思维。

5、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入不敷出,资金缺口严重,资金被挪用、被占用,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严重等问题,造成资金成本上升。

6、部分企业管理者因谋取私利或小团体利益等不良利益动机驱动,任意调整或编造成本资料,造成成本信息失真日趋严重。

二、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1、增强成本观念,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现代成本效益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要认识到成本优势的取得绝对不限于成本本身,应从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获取效益的潜力。

要及时、全面向管理人员提供成本信息,借以提高员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增强成本观念。

通过成本分析,评价管理人员的业绩,促进管理人员采取改善措施。

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为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加强两个基础工作。

一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合理制定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物资费用的定额;

严格健全计量、检验和物资收发领退制度;

健全产品、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消耗、工时考勤和设备使用等原始记录;

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价格体系,对内部各部门使用的材料、产品和相互提供的劳务等都按合理的计划价格结算。

二是要加强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如制定严格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等。

3、完善成本管理组织的经济责任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

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

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

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

(2)完善成本管理的经济责任制。

一是制订成本管理规章制度,如各项基础管理、成本约束制度等;

二是明确各项成本的经济责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或个人;

三是实行奖惩兑现。

4、采用现代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

(1)采用现代的成本管理方法和计算机管理。

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是被动地计划、记账、算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不能局限于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应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

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

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

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运用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

(2)要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几个环节的工作。

事前要抓好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计划工作;事中要抓好成本控制和核算工作;事后要抓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

(3)抓好降低产品成本的重点工作,如对主要原材料、物资采购实行比价采购制度,以降低采购成本。

(4)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

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

第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降低应付款比例,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存货比例,加强存货管理。

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筹资成本。

5、加强战略成本观念。

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在经济环境发生剧变、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应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来发现问题,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战略战术。

从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出发,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要加大科技含量投入,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6、进行工作流程的整合,减少不必要的分工。

企业在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确定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后,应合理组织生产要素,撤销与此不相关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层次,使其在达到必要的环节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停滞,保证必要环节运作的畅通和有效。

7、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

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财务制度确保成本信息的有效性;

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强法制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保持职业良知,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完)

一、制造业如何实施成本控制计划管理方法论系列

实现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状大的基础。

当前制造业竞争激烈,如何有效降低成本、保持利润的持续增长成为是制造业生存的首要问题。

制造业企业始终应该把成本管理作为公司的工作重心,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占有市场赢得优势,并持续在以下环节加强成本控制。

1、采购环节成本控制:降低原材料采购费用,寻找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

统筹安排采购数量和采购批次,制定合理的采购周期;

实施供应商原材料寄售计划,减少资金沉淀,减少物料运输费用。

2、生产环节成本控制:降低设计成本。

制定合理工艺方案,改进生产工艺。

将成本管理和产品研发设计有机的结合,避免设计盲目性,力争实现产品设计的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

注重树立每一位员工自身的成本意识,形成“自下而上”自主进行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每一位员工都能从自身做起,结合自身工作特点,主动寻找降低成本的方式与方法,包括最细小的如物品摆放方式动作分析等,为降低企业成本提出合理化建议。

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推进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

在企业内部导入市场机制,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将目标成本及相关的管理指标层层分解到企业各个环节及责任中心,各个成本中心对企业目标成本负责,推动企业管理者及员工自觉运作用管理思想、方法和工具进行业务改进和管理创新。

循环渐进推动成本考核,通过考核激励实现目标成本。

通过对不同层次的成本管理,使每一阶段实施目标明确,业务改进有的放矢,对目标成本实现量化考核,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及责任中心利益与目标成本实现绩效挂钩,将企业成本压力传递到各个环节及责任中心,再传递到每个员工。

考核机制的“压力”和“奖励”将充分激发管理者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企业目目标成本管理的应用不断深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就会促使企业成本领先优势战略逐步得到实现。

3、库存环节成本控制:降低库存,在提高库存周转率;

建立供应链预警机制,与供应商实现共赢。

和供应商时刻保持着信息沟通,实现供应商与公司库存资源互补的优势,减少对存货资金的占用,实现信息资源双向互动;

通过委托寄售、供应商代管的方法降低库存成本。

二、如何构建企业的成本体系

前言:本文主要是探讨规模以上的企业如何构建成本体系,文章是属于管理类的内容,略显枯燥无味。

但是,对于有志于提升管理技能的读者来说,看完本文或许能给您带来不同的管理思路。

什么是好的成本体系:我给好的成本体系的定义就是: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成本核算,能提供准确的成本报价以供管理层决策使用,以及能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的一整套系统。

重视对成本体系的投入:我曾经听过不少企业家或者管理层吐槽、抱怨自己公司的成本报价不准确,提供报价的速度太慢。

我一询问,发现统一都有一个问题——缺乏对成本体系的投入。

这类公司都有一个特点,成本核算岗位要么由会计人员兼职担任,要么仅招聘一名成本会计专职负责。

普通会计人员虽然在学校上过成本核算之类的课程,但是由于每家企业产品的特殊性,标准的书本做法适应不了产品的复杂性。

而且普通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得出来的结果自然参差不齐。

企业家或者管理层往往太过于迷信财务人员,认为财务人员擅长凭证记账、编制财务报表,当然也擅长成本核算。

殊不知,成本核算还真的跟凭证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不一样。

凭证记账和编制财务报表都是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属于硬性规定。

财务人员可以根据准则的规定去做账就可以了,是有章可循的。

但是成本核算,会计学里面只提供了基本的核算方法,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同时,由于一般的财务人员并不熟悉产品的工艺、一线的生产状况。

一旦遇到公司产品种类繁多的情况,财务人员更多只能依靠账面数据核算(估算)成本,自然与真实的情况存在差异。

也有一些企业家和管理层反馈自己公司成本核算岗位离职率高的问题。

经过调查,这些公司都存在这样的思想,以为招聘一名成本会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低估了构建成本体系的难度,缺乏对软件系统、配套的人员编制、流程管理的投入。

在信息化时代,仅仅依赖一名成本会计通过手工或者半手工的方式完成成本核算,当公司的产品比较单一的时候还可以应付,当公司的产品种类繁多时,个人的精力就无法支撑精细化核算的工作量了。

当员工被繁杂的工作压垮时,辞职也就是唯一的选择了。

构建企业的成本体系,是一整套的系统工程,并非招聘一两名财务人员能解决。

如果想做好成本体系,请重视对成本体系的投入。

特别是对软件系统、人员编制的投入。

如何构建企业的成本体系?:先看一下成本核算的原理:产品的成本=材料成本+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成本核算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解决材料成本的核算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获得一台手机的成本。

首先是要获得这台手机所有的物料清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BOM。

只有知道这台手机的BOM,才能计算出这台手机的材料成本。

苹果手机拆机图

Apple iPhone X 物料清单图(BOM)

解决BOM问题,就需要为公司选择合适的ERP软件系统,并且需要配置BOM的维护人员。

一般熟悉产品工艺、材料结构的人员是最合适的人选。

由他们担任BOM的维护工作才能保证BOM的准确性。

成本核算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制定标准工时。

:继续以手机为例,手机的生产流程大致为:PCB装板、PCB印刷、SMT贴片、整机装配等。

手机生产流程图

如果想要获得手机准确的标准工时,就需要先统计手机里面每块半成品零部件标准工时,汇总之后自然获得手机的总标准工时。

半成品零部件的标准工时,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生产量来换算。

标准工时的测算工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匹配一名非生产部门的统计人员。

如果是生产部门的统计人员兼职负责测算工作,该统计人员有可能出于偏袒部门薪资利益,标准工时测算数据会高于真实值。

因此最好采用中立的第三方统计人员测算,一方面可以提供最真实的标准工时,一方面又可以制约生产部门,以防生产部门垄断计件薪资的定价权。

成本核算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分配制造费用。

:建议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例如有厂房折旧、设备折旧等这些已经投入的沉没成本。

无论公司这个月是生产100台手机还是100万台手机,固定的费用还是同样的。

变动制造费用,例如有水电费、低值易耗品等。这类费用跟产量呈正相关,生产的越多,变动制造费用就越大。

为什么要将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呢?

当公司在市场逆周期,外部订单价格低迷时,管理层需要判断是否接受低价订单,以养活公司现有员工,维持公司现有市场占有率,等待市场价格回暖。

这时就体现出制造费用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的重要性了。

划分之后,可以获得剔除沉没成本的产品成本,也就是走量的最低产品成本。

这种划分方法能提供管理层准确判断能否接受低价订单。

制造费用具体的分配,可以依照产品的标准工时,也可以依照具体的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划分。

这块可以配置一名财务人员负责,这也是财务人员擅长的工作。

重视日常的数据维护:根据前面三个步骤,从BOM、标准工时、制造费用分配入手,对软件系统和人员配置的投入,可以构建好企业成本体系的框架。

重视日常数据维护,通过准确的BOM、精确的标准工时和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填满构架。

相信这样的成本体系能够实现当日的原材料波动,通过软件信息化批量核算,获得即时的成本报价信息。

成本体系反哺成本管控:好的成本体系有助于成本管控。

例如,如果BOM准确,生产部门的超额领料(原材料的生产报废)问题就容易浮现出来,方便针对问题,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写到最后:如果想构建好企业的成本体系,请重视对成本体系的投入,不要迷信依赖一两名财务人员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按步骤构建企业的成本体系,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三、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有效的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企业能够掌握成本的来源、成本结构和成本驱动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优化资源的利用。

以下是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1.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通过制定预算、设定成本标准、建立成本控制措施等手段,对企业各项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

这包括对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间接成本(如设备维护、办公费用)以及间接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进行控制,以确保企业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2.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对企业各个成本项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以了解成本结构和成本组成,并找出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造成成本增加的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降低成本的策略和措施。

3.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对未来的成本进行合理预估和预测。

通过成本预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可能的成本增加风险,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以避免成本的不可控性和过度增长。

4.成本优化成本优化是指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浪费、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这包括改进生产流程、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供应链管理、控制库存等措施,以寻找成本降低的潜力并加以实施。

5.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对成本管理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制定合适的绩效指标和评估体系,企业可以对成本管理的成果进行量化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持续提升成本管理的效果和绩效。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因此,了解和重视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对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

数夫软件二十多年专注家居管理软件、管理咨询、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的开发与推广,为家居企业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全面成熟的解决方案。

针对家居企业的营销端、运营端、制造端、供应链端推出了智能制造、智能营销、管理咨询、管理软件等产品及服务。

大家再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文章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copy-right@foxmail.com反馈,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hnqingnuo.com/caiwu/539.html